打開App
打開App
索尼120億EDI力作《星鳴特攻 Concord》宣布關服退款
文藝娛樂
智慧摘要
要點顯示
由Sony旗下Firewalk Studios耗資1.5億美元、花了8年開發的5 vs 5 FPS對戰遊戲《星鳴特攻 Concord》自8月尾推出後,因為畫風、價格、沒有單機mode等問題,上線即大爆死
Steam最高在線人數僅697人,索尼長痛不如短痛宣布關閉伺服器,安排全數退款
製作人曾強調遊戲才是game界的正確出路,將會被「現代受眾」支持而大賣,但最後遊戲總監認同遊戲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決定讓遊戲在2024年9月6日起關閉,未來會探索各種能夠更加吸引玩家的選擇
全方位摘要
全部收起
〈星鳴特攻〉失敗原因分析
市場競爭激烈:自〈鬥陣特攻〉成功打開市場後,各大遊戲公司紛紛推出類似的英雄射擊遊戲,導致這一類型的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包括吃雞類的遊戲也在侵蝕射擊遊戲的市場。
缺乏差異化特點:〈星鳴特攻〉除了角色設定外,未推出更特殊的差異化特點,對現有玩家群體來說,跳開現有遊戲的吸引力不足,而未能吸引到更多玩家這點是致命的。
定價策略不合時宜:〈星鳴特攻〉的定價策略顯然忽視了當前市場的現實面,與免費的〈Fprnite〉、〈Apex Legends〉甚至同基調的〈鬥陣特攻〉相比,〈星鳴特攻〉的定價策略顯然不合時宜,這點也對遊戲要吸引玩家進來付費更為困難。
資料來源
科技新報
服務型遊戲市場的挑戰
服務型遊戲需要大量活躍的玩家基數,才能維持長期營運。
行銷、IP 打造、打模式等都是吸引玩家的重要因素。
遊戲的本質應該是「好玩」,而不是政治正確的角色設計。
資料來源
科技新報
遊戲中的多元化設計引發爭議
遊戲中的角色被賦予了不同的性別代名詞,且在包括體型、膚色、年齡等方式的刻意多元化,被部分玩家解讀為是一種強加於人的政治正確選擇。
遊戲在Steam平台上的標籤最初包含了「LGBTQ」和「Political 政治」兩個標籤,但由於銷量問題與批評,導致開發團隊移除這些標籤,反而使得一些支持多元文化的玩家對此表達不滿。
開發團隊認為玩家過往已經習慣於被設計成充滿設計感、粉絲向的角色,而他們現在是想嚐試一些新的、不同的、更為「逼真」的作法。
資料來源
科技新報
遊戲總監認同遊戲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遊戲上線後最高在線人數僅697人,遠低於預期。
製作人曾強調遊戲將會被「現代受眾」支持而大賣,但實際上並未如此。
遊戲總監決定關閉伺服器並探索各種能夠更加吸引玩家的選擇。
資料來源
科技新報
Steam 上線人數低迷
遊戲上線後最高在線人數僅697人
遊戲推出後不久即被玩家評為「差評如潮」
遊戲畫風、價格、缺乏單機模式等問題被指為原因之一
資料來源
科技新報
Sony收購FireWalks Studio的背景
Sony在2021年開始與FireWalks Studio合作,去年完全收購了這間公司,將其收購成為Sony的第一方遊戲開發公司。
收購的實際花費和挹注的資金數量沒有公開,但有傳言稱這款遊戲花費超過1億美元。
從後續的財報中,可能能推測出這款遊戲的影響有多大。
資料來源
科技新報
行銷策略不當
索尼將行銷預算投資在了 TikTok 這類更為年輕的社群平台上,而在較為傳統的臉書則沒有看到相關的廣告投放。
遊戲上市期間也根本沒有在 FB 平台上有任何的廣告投放。
只偏向其中一種平台的廣告投放方式,對於廣告來說也是不足且不利的。
資料來源
科技新報
Metacritics 評價差異大
Metacritics 網站上,遊戲整體評價僅有 64 分,但用戶評價卻高達 8.1 分。
IGN 給予遊戲 7.5 分的評價,但 GameSpot 則只給了 4 分。
用戶評價普遍認為遊戲玩法有趣,但畫面表現和價格等問題令人失望。
資料來源
科技新報
《星鳴特攻 Concord》因何失敗?
遊戲畫風被批評過於陰暗,不符合玩家期待的明亮風格
價格過高,與同類型遊戲相比缺乏競爭力
缺乏單機模式,導致玩家無法在沒有網路連接的情況下體驗遊戲
資料來源
科技新報
遊戲總監否認政治正確元素搞死遊戲
遊戲總監Ryan Ellis未承認政治正確元素搞死遊戲
現代受眾認為遊戲品質不佳是問題所在
遊戲品質不佳讓Sony陷入兩難
資料來源
香港01
探索更多
西沙SIERRA SEA頂層戶雙破頂成交
商業財經
18小時前
外匯基金美元資產降至79% 余偉文逐步縮所持美債年期
商業財經
3小時前
全球繁榮峰會香港舉行 葉劉淑儀籲正面看待一國兩制
商業財經・國際
18小時前
以上資料由科技新報、香港01整合而成。並不代表arbor任何立場,不構成與arbor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根據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相關的風險因素,並於需要時諮詢專業投資顧問意見。arbor竭力但不能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對此arbor不做任何保證和承諾。
踢走重複資訊,開始高效決策
閱讀更少,掌握更多
適用於iOS和Android系統
追蹤我們
版權所有 © 2025 Arbor保留所有權利。